一、施工方案分析
本文选取的建筑设计方案需要开展基坑施工工程,同时还需要对原有的基坑施工方法进行改进,该处建筑建设的时间比较早,其主要结构为砖混结构,并不属于现代高层建筑,而是属于小高层型的建筑,条形基础使其基础形式,在建筑的北侧有环境干扰性因素,主要是與建筑相连的煤气管道以及完成修建的市政管线,因此在这种极为复杂的手工环境的影响下,需要提升对于位移情况的限制要求,在这个建筑场地之中,开挖的基坑的最大深度超过9米,在完成地质勘查之后,对地质的调查情况如下:其中杂填型的土壤主要类型为耕地,具有比较松散的结构,厚度大于1.5米,小于4.6米,另一种土壤为具有淤泥性质的黏土,其处于可塑的装填,压缩性为中高级,厚度大于1.3米,小于2.9米,最后一种土壤为具有淤泥性质的软性如让,其保持的状态为流塑性装填,其压缩性为高级,厚度比前两种土壤更厚,可达到10米。
在确定施工方法以及工艺之后,还要对建筑附近的土体具有的流失地下水的问题进行控制,避免出现不均匀性沉降的问题,需要在建筑附近布置帷幕,同时对原有的砖混结构进行维护与改造。
二、基坑支护体系的主要特点
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基坑的主要特点有所明确,在对地下空间开展施工时,需要将水平性的支撑体系完善好,在完善之前需要建设水平方向的支撑系统,保持刚度较大的平面,尽可能地减少开挖土方造成的位移量变化程度,将对施工光纤以及周边建筑的影响缩减到最低程度。
另外,在完成水平方向的支护体系建设之后,需要将具有支护作用的构件进行拆除,拆除方式主要是直接拆除,这种拆除方式可以减少投资性的费用,将原有工期有效缩短,同时还能将建筑型垃圾的排放量有效减少。
三、建筑排桩支护明挖施工技术
1.施工流程
首先施工人员应该对围护桩进行施工,同时施工排水沟,并且进行护坡以及顶梁现浇施工;其次,对地下一层土方按照要求进行开挖,同时进行土胎模施工;再次,对地下负一层的梁板结构以及其他支撑梁进行必要的施工,之后进行养护;第四,养护完成之后,开始对中地下二层土方按照要求进行开挖,展开封底工作,并且进行混凝土浇筑,墙柱浇筑结束之后,将地下一层的支撑梁拆除,之后对地下一层的梁板与墙柱进行现浇,待到顶板现浇完全结束之后,在进行必要的养护。
2.土方开挖
首先,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基坑土方开挖工作需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挖到标高-3.9m的位置,第二个步骤,梁板之下的距离基坑5m之内土方,选择使用人工方式来进行挖掘,其他地方则需要使用机械挖掘;其次,应该按照基坑东西方向进行开挖,同时按照中轴线进行土方挖掘速度能够更快,因此施工人员应该先挖掘中轴线周围的土方,再挖掘两侧,这样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保证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对地下二层的挖掘工作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3.地下负二层墙柱施工
(1)墙柱插筋施工
因为应用的是排桩支护明挖施工技术,所以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地下负二层墙柱插筋定位,确保其定位准确,没有任何的失误,否则地下一层与二层结构连接质量会大受影响。由于本工程地下结构拥有比较多的插筋,而且各种插筋也由不同的规格,所以在进行墙柱插筋定位时,施工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绑扎底板钢筋,主要针对的是地下一层底板钢筋,等到底板钢筋完全绑扎技术之后,施工人员要依据图纸中规定的尺寸进行放样,明确插筋位置之后,施工人员才可以着手插筋工作;其次,为防止插筋过程中出现偏位现象,在进行柱插筋施工前设置好井字形钢筋网,按预设位置进行插装插筋施工,插装完成后并将每根插筋与钢筋网焊接,再套入箍筋,再将每个钢筋节点焊接;最后,在进行墙柱混凝土现浇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看护,纠正柱筋的偏位现象。
(2)混凝土施工
1)劲性柱施工措施。作为地下负一层梁板结构的直接承重结构,该劲性柱是由4根l110×10角钢作为骨架,组成450×450mm的实心钢-混凝土组合柱。待地下负二层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应在该劲性柱外围加浇厚度为180~300mm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对该钢骨料进行截面加强和防火保护;在地下负一层梁板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在钢-混凝土组合柱周边预留200×200mm的浇筑洞口,待地下负二层该柱外围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时使用;并采用高流动性细石混凝土进行浇注施工,通过泵送导管从预留洞送入,采用振动棒进行充分振捣,并同时在外侧敲打,保证混凝土浇注具有较高的密实度。
2)内墙混凝土施工。在地下负二层内墙顶梁现浇施工时,每隔1000mm预留一直径100mm的洞口,待地下负二层内墙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可由此预留洞口插入振动棒进行充分振捣,保证墙体混凝土的充分密实性。内墙模板应一次性安装到位,混凝土从负二层顶梁预留洞往下导入进行浇筑,每隔3m设置一个尺寸为150×150mm的混凝土预留导入洞口,由于内墙厚度相对较薄,因此,内墙混凝土浇筑施工应采用高流动性细石骨料混凝土进行,从预留洞口处向下泵送导入浇筑,同时并从预留洞口插入振动棒进行充分的振捣,证内墙混凝土在顶梁处具有较好的密实性。
(3)支护体系换撑处理
当基坑地下外墙施工至-3.5m位置后,需对增设的非结构体系临时角撑、水平撑梁进行更换和拆除。为方便换撑施工的进行和保证换撑过程中整个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采用长550mm、直径50mm、壁厚4.5m的钢管作为换撑梁,并在钢管内预埋φ20钢筋并浇筑c30细石混凝土进行加强处理,按间距900mm(即每根桩与四周梁板都设一道)布置该支撑梁。该钢管混凝土支撑梁能有效地将水平力传给内部梁板结构,待新的水平支撑结构体系形成后,再将原来增设的非结构体系支撑进行拆除。
4.钢支撑施工技术要点
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可以用由围护桩和钢支撑结合而成的基坑空间受力结构体系来承受基坑之外存在的巨大压力和其他多项荷载。所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围护结构体系的支撑,支撑的受力结构轴心是钢管支撑,而支撑则是直接撑在钢围檩或冠梁上,通过钢围檩来支撑排架桩传递而来的外力或土地荷载,从而可以保护围护桩的部位的移形、变形。在支撑的一端可以安置调节应力的装置,以控制调节支撑的轴力。围护桩墙和围檩应紧贴在一起,中间如有缝隙可用混凝土来填充。另外,施工中出现角撑时,不仅要在围护桩墙和围檩的接合部位安装特定的斜支座,还要在它们中间设置有传递剪力的装置。安装完支撑后,应马上按照设计时的数值第一预应力在支撑的两端或其中一头,然后检查接头并拧紧螺栓。钢支撑的拆除应当分层完成,而且当基坑的内部结构施工到钢支撑部分时,待结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5%的时候,即可拆掉钢支撑。但是,在拆掉钢支撑之前,要预先进行预应力施加试验,之后卸去钢楔,将支撑轴力放散,最后,将钢支撑吊出并解除钢围檩。
结语
近年来,城市施工深基坑日益增多,排桩 钢管支撑体系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操作简单,有效控制了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围护结构变形位移,防止了由此引起的基坑外地面沉降,保证了施工工期和安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